客家禮俗簡介

生命禮俗

嫁娶禮俗

祝壽禮俗

年節禮俗

講好話(句)

 

 

(一)年初一

1)開門焚香燒金(必須選吉時)燃炮竹。 

2)祭祖:必須選擇吉時全家到齊,通常以香、燈、茶酒

  、果品、甜粄、三牲祭拜,燒刈 金,海陸豐、饒平以齋菜祭祖。(不得燒銀紙)。 3)出行燒金:擇吉時向吉方出行並到寺廟焚香燒金祈願。

4)拜年:後輩向長者拜年,長者給紅包。

5)拜水頭:到水源頭焚香燒金,並將神茶注入水源。

6)開牛欄:開雞舍(由家長送紅包)。

7)焚香、關門、燒金、燃炮竹(選吉時)。 8)各廳間點燈、並忌講不吉利言語。不 得開箱櫃、米缸、煮飯、掃地、洗晒衣服、看書。

( 二)年初二:

1)外嫁女兒與女婿等轉外家。

2)海陸豐、饒平祖籍者正式以三牲等祭祖過年。

3)本日仍應點燈,除不得講不吉利話及倒垃圾外,其他禁忌解

年初三 送窮鬼、清掃房屋庭院,焚香放銀紙、燃炮竹將垃圾送遠處倒掉,日夜不再點燈,蓋老鼠出嫁也。年初五:出年假,接神開市。

(四)元宵:

 1、敬神祭祖:祭品仍以三牲為主。

 2、伯公廟燒金:婦女於元宵夜往福德祠焚香燒金祈願。

 3、捉閹雞、捉大豬:婦女折福德祠旁樹枝回家掛雞舍稱捉閹雞,抓泥土一團回家擲入豬欄稱捉大豬。  

(五)掃墓:

 1、元宵次日至清明節為客家人掃墓期。

 2、各房子孫約集清理墳墓並將黃股紙壓墓碑,銀紙撒墓上,以金炮、發粄、紅蛋、三牲等祭拜。祭拜後將發粄分送同來之人稱打照墓。

(六)天穿日:
  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,當天擺香案,以齋果茶酒甜點敬天公,稱補天穿。
)清明節:

 1、客家人掃墓之最後一日。

 2、以艾粄三牲(不得開鴨)禮物祭祖。

)接媽祖:

 1、以村莊為單位,接媽祖聖駕至本地廟前膜拜。

 2、演神戲(外台戲)宴請親友。

)端午(端陽,五月節):

 1、包粽子,吃雄黃酒,以珠筆在小孩額上書「王」字避邪,門插香蒲艾草。

 2、敬神祭祖:以香燈茶酒齋果、米粽、三牲敬神祭祖。

 3、昌蒲艾草至中午取下煮水洗澡,以避病痛。
)中元節(七月半):

 1、七月一日開鬼門。

 2、七月十五日中元節除拜神祭祖外,並敬門口、敬伯公、敬園頭。

 3、中元普渡鬼魂:以村莊為單位置豬羊,請道士做法事演外台戲。各家以三牲及各項祭品集中普渡笑 魂。

4、七月二十九日關鬼門:集中普渡孤魂。

十一)中秋節(八月半):

 1、以香燈茶酒、月餅、三牲等敬神祭祖。

 2、拜月光:中秋夜以芒花、柚子、月餅拜月祈願。  

    附:江姓人不過中秋節過重陽。
十二)收冬戲:
   冬收後以廟宇或村莊為單位,定期答謝神恩,集資演外台戲,宴請親友。
十三)入年假:(十二月二十五日)

1、以齋私恭送眾神(送灶神為十二月二十四日)。

2、不得講不吉利話。 敬天公:選清早吉時拜(前日須齋戒沐浴,祭桌須分上下界)。  (1)上界祭品屬齋果,大致用品為:金座、長錢、天金、香、燈、茶、酒°五燥(五種糖果) 、五濕(香菇、金針、木耳、冬粉、筍千、腐干)丁仔粄。

 (2)下界祭品:香、燈、茶、酒、果品、紅粄、三牲或五牲、壽金。

3、清爐:清除神案香爐。

4、掛利布錢、貼春聯,另風車、礱、磨米倉貼「三流不息」,牛欄貼「水草長春」,豬欄貼「六畜興旺」,雞舍貼「雞 鴨成群」紅紙條。

5、敬神祭祖:以香燈、茶、酒果品、發粿、三牲等。 5、團圓飯:全家到齊共進晚餐。

6、分壓歲錢:由家長分發紅包。

7、守歲:全家圍爐聚談或打牌至午夜。

客家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