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圈、快門、ISO與曝光量
光圈、快門、ISO是控制曝光量的三個主要要素!
光圈:控制進光量。表示法:F2,F4,F8…
快門:控制光線進入相機時間的長短。表示法:2’,1’,15(1/15s),30(1/30s),60(1/60s)…
ISO:相機對光線的敏感程度。表示法:100(IS100), 200(ISO200),800(ISO800)…
光圈:控制進光量
附帶影響:景深深淺變化
快門:控制光線進入相機時間的長短
附帶影響:凝結瞬間畫面的能力
數位相機的成像原理:
光圈大小決定光線進入的光量多寡,而透過快門速度調整,可決定這些光線進來多久。而所謂的曝光值(Exposure Value,
EV)就是最後照射在感光元件的光量大小值。
曝光值(Exposure Value, EV):
EV值為一組光圈與快門速度搭配所決定的光量大小單位,以 「光圈 F1.0 / 快門1秒」設為 0 EV,作為起始點。
進光量的比較:
若F1進光量為1x,則F1.4為2x,F2為3x,F2.8為4x…
F1.4進光量是F1.0的1/2倍,所以若以F1.4光圈拍攝,欲得到相同的EV值,就要讓進光時間
(快門)增加1倍。
EV值=光圈EV值+快門速度EV值
若以ISO100下測光得到光圈8,快門速度1/125,查表可得
EV值=(光圈8,EV值為6)+(快門速度1/125,EV值為7)EV值=6+7=13
得到
EV=13後,若
想用光圈4拍攝,則可以查表找到F4,EV=13那格,得到適當的快門數1/500;若
想要擁有1/250的畫面凝結能力,則可以查表找到1/250,EV=13那格,得到適當的光圈值5.6
其他ISO值的對照法:
ISO 200 EV值 +1, ISO 400 EV值 +2, ISO 800 EV值 +3, ISO 1600 EV值 +4...
若ISO100測出EV=13,則ISO400時
EV=13+2=15
在ISO400下,若想得到與上例相同的光圈大小值4,則快門查表可得為1/2000(光圈先決的概念)
在ISO400下,若想得到與上例相同的快門1/125,則光圈查表可得為16(快門先決的概念)
測光原理:入射光v.s反射光
反射式測光表原理:
測光表設計的概念,是希望找出一個場景中,既不會太亮,也不會太暗的地方做為「測光基準點」,以這基準點為中心,找出適合的 EV 需求值,在純黑與純白中間的灰色調,剛好就在中間,而這中間又是入(直)射光 18% 左右的能量,我們則稱作「18% 中性灰」。
反射式測光表在應用上的限制:
一般相機內建反射式測光表設計的概念,預設是假設測量場景亮
暗是十分平均的(分區測光),若測光基準點面對逆光這種場合,場
景亮度反差甚大情況下,測光表所得到的數值就不一定準確。因此各
家相機廠都有自行開發的
測光模式作曝光上的修正,以求得在不同場景上可以盡量獲得最佳的曝光值。
數位相機測光與計算EV的原理:
試看看:了解曝光原理!
請利用M模式,調整光圈、快門與ISO對一被攝物(例如人),
使用相機預設的測光模式,拍攝出正確曝光的相片。
Tip:可先決定ISO在100~800間(視環境光明暗程度決定),再調快門在1/60位置,最後再決定光圈。若曝光不足依序再調光圈、ISO、快門以達正確曝光量。
光圈:控制進光量與景深
試看看:了解光圈與景深的關係!
請在一定點(用腳架),利用A模式(ISO可調自動),對一被攝主體(例如人)拍攝,調整不同光圈以觀察背景虛化的程度變化。
請嘗試:
F1.8、
F2.8、
F4、
F8、
F11、
F16
凝結畫面的快門數是多少?
安全快門:手持相機不會晃的快門速度是在哪裡?
中焦段一般人:1/60s
長焦段一般人:1/250s
試看看1:找出適當的快門速度!
請在一定點(用腳架),利用S模式(ISO可調自動),調整不同快門速度以觀察水流下的情形。
請嘗試:
1/30s、
1/15s、
1/5s、
1/2s、
1s、
2s
試看看2:凝結瞬間畫面!
請在一定點(用腳架),請拍攝出一手擲三枚硬幣的特寫畫面,利用S模式(ISO可調自動),調整不同快門速度以觀察殘影的情形。
請嘗試:
1/30s、
1/125、
1/1000s、
1/2000s
思考看看如何拍出這樣子的照片:
ISO:相機對光線的敏感程度
ISO值愈低通常畫質愈好。
在光線微弱處,可以調高ISO值以獲得較高的快門速度。
然而,過高的ISO值也會讓畫面出現許多
噪點影響畫質。
試看看:了解自己相機ISO的極限!
請在一定點(用腳架),在一光線較微弱的地方,利用M模式,拍攝一靜物,固定光圈值在較小的光圈,例如F8,調整ISO值自動,
切換快門速度作出正確曝光,以觀察不同ISO值的表現。要求:
快門速度可由1/30每次加快一級,並觀察ISO值的變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