變調的赤色 3.
沒有人知道同一批人馬下一次見面的時間,就這樣互道珍重後,車子緩緩再度上路。
在巴維市的三天時間中,發現整個城市平實到讓人沒有什麼好再探究,只是一直可惜的是,城鎮距離俄羅斯邊境不到八十公里,實在很想找個熟客闖入俄羅斯邊境,探索邊境的風光(類似這種闖關的念頭,也發生在我到馬祖採訪,準備到對岸進行祕密的三小通時,未料船家看我們身分敏感,萬一被扣留,又是一件兩岸糾紛,因而作罷)。
在巴維市的生活裡,令人想到陶淵明「桃花源記」莫過如此,也就因為缺少「資本化」,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不再是以利為主,回歸人的自然本性;其實在走訪其他大國時,也會遇到很客氣的對待,但雙方就是那種穿著西裝的「客套」,就遠不如小城鎮的至情至性。
觀光過度發達的城市會染疏離與冷漠的通病,而這種情形尤其更經常發生在各國首都,巴黎、羅馬、台北何嘗不是如此,而鄉鎮田野則迴然不同(當然這並非通則,只是許多城市如此,連拉脫維亞首都里加的人也都開始「學習」冷漠)。
拜訪的過程中也到訪小學參觀,在台灣不足為奇的小學生電腦室,卻是小鎮引以為傲的觀摩重點,校方對於台灣以電腦科技聞名,自然也希望能將「不要」的電腦送給他們,連教育局長在離別時,還上車向大家致意,希望能與台灣的小朋友互訪。
離開巴維市前,雙方各做東一次宴請對方;拉脫維亞的菜餚並不美味,擺在每個人面前的前菜,是以道地蔬菜加上橄欖油所做成的涼湯,說不上來的奇怪,所有台灣人都留下九成,倒是拉脫維亞人一飲而盡;最後一餐,同團人拿出台灣的好客文化,全面加入拼酒行列,此時的伏特加早已成為白開水,正進行史無前例的對峙。
離開巴維的中午,警車與市長座車開在前頭,引領整台友好巴士離開,直到巴維省界才又停了下來,雙方再度一次「十八相送」,雙方人馬進行兄弟般的擁抱、強力的虎口對握,友誼從手中的熱氣傳達到心窩。
沒有人知道同一批人馬下一次見面的時間,就這樣互道珍重後,車子緩緩再度上路,消失在筆直的道路,而兩旁依舊是森林,鮮有人煙……………。
後記
《註1》拉脫維亞巴維市與桃園縣桃園市1998年締結姊妹市,締結的主因是巴維市長到台灣土地改革館受訓(位於桃園市),結訓時市長跑到桃園市表示,希望與桃園市締結姊妹市,我方市長欣然答應,因而促成這段良緣。
《註2》拉脫維亞為波羅地海地區三國中,在前蘇聯瓦解獨立後,第一個與台灣建立擁有「中華民國」頭銜領事級關係的國家,唯此一關係在中共壓力下,被迫降級為代表團,中華民國國號亦遭到撤銷。爾後,中共在此一區域的工作一直沒有鬆手過,今年五月四日為拉國慶祝獨立十週年紀念;六月,拉脫維亞駐中國大使館正式在北京開館運作。
目前總統為女性的薇拉維基費萊伯加(Vaira Vike-Freiberga)擔任,一九九九年七月才當選為拉國總統,在此之前,她一直定居海外。一九三七年出生的薇拉維基費萊伯加成長受教育的過程,正是拉脫維亞一頁近代滄桑史。躲避蘇俄統治,年幼的薇拉維基費萊伯加隨家人流亡海外,在德國的難民營中成長,並到北非法屬摩洛哥求學,最後在加拿大完成大學教育,並取得心理學博士學位,自一九六五年起留在加拿大教書,到一九九八年才以教授名義退休,返回拉脫維亞參選從政。不過,在教學期間,她一直十分活躍,曾經參與北約人類基因方面的研究,同時當選為加拿大國家科學院首位女主席。
《資料引述中國時報特派記者 江靜玲2000/7專訪》
《註3》拉脫維亞全稱為拉脫維亞共和國,面積六萬四千平方公里,人口數為兩百六十二萬人,首都里加佔有三分之一,約為八十七萬四千多人。在種族分布上,百分之五十七為拉脫維亞人、百分之三十為俄羅斯人、其他百分之三、四為波蘭人、烏克蘭人。
平均每人生產毛額為四千二百六十美元;每年成長率為百分之六以下,通貨膨脹率為百分之七點四。主要的工業是食品、木頭加工、紡織、農業,目前主要的貿易夥伴俄羅斯、德國、芬蘭、立陶宛、大英國協。
一九三○年代初期,拉脫維亞已經淪入俄國極權主義的魔掌,一九三九年八月二十三日(當時德軍納粹和俄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)拉脫維亞成為俄國實際掌控的附庸國,一九四○年八月在俄國軍事強制陰影下,人民在「選舉」中贊同依附在俄國的軍事統治;在這次「選舉」中,拉脫維亞被迫承認是俄國的一員。
隨後一連串的國家淨化行動才剛剛開始,往後一年中,有三萬五千人在行動中被屠殺、放逐或是逃離家園;整個悲劇直到一九四一年德國入侵俄國,佔領拉脫維亞才暫告停止。
許多拉脫維亞人認為納粹是當時從俄國解放的英雄,因此在二次世界大戰中加入德軍行列,並且在一九四四、四五年間為了抵抗俄國紅軍而與西方為敵。而在二次世界大戰中,拉脫維亞人民也犧牲了四十五萬人,令人傷心的是,德國戰敗,也牽動拉脫維亞的命運,往後的史達林時期(一九四五到一九四九年間),拉脫維亞接著又有十七萬五千人遭到殺害或放逐。
直到一九八○年代,戈巴契夫開始推動開放性的政策後才逐漸獲得紓解,一九八八年拉脫維亞政府舉行公眾集會,由於當時有民主風潮席捲東歐等國家,拉國主張民主主義的人士在一九九○年春天的在國會中贏得大多的席次,並且恢復在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憲法,逐漸走向完全獨立的過渡期。
一九九一年初所舉行的一場公民投票中,多數贊成從蘇聯體制中脫離,並且在八月二十一日,兩天之內公開對抗當時在莫斯科的戈巴契夫,拉脫維亞因此走向完全獨立國家,此舉立刻受到西方社會承認,蘇聯也被迫在一九九一年九月六日承認這項事實。值得玩味的是拉脫維亞在兩週後即加入聯合國。
《Prague CJC翻譯自拉脫維亞官方網站 》
|